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孔子博物馆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成功举办
撷一抹书香,传千年文化。晒书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晒书又称“曝书”,是一种有效的文献保护方法,将书籍文献在干燥的环境中晾晒,从而使害虫和霉菌无法生存、不再滋生,让很多历史古籍得以完整保存。自汉代以后,曝书行为逐渐演化成为传统习俗,绵延千古。而今,“晒书”又衍生出“分享”的含义,通过晒书大会,将古人的晒书传统与当代的分享理念相结合,让古籍“活”在当下,“典”亮世界。
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孔子博物馆致力于新时代馆藏古籍的保护、研究和活化利用,201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成果丰硕,影响广泛。2024年8月10日,又是一年七夕节,孔子博物馆继续发扬中华晒书传统,积极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号召,以“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为主题,拉开了本次中华传统晒书大会的帷幕。通过精品展览、多彩社教、交流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典籍祭孔 敬飨先哲
中华古籍历史悠久,卷帙浩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10日早上,在孔庙鲁壁处,举行了庄严肃穆的鲁壁出书仪式,并配以传统经典的“书香墨韵”表演,来纪念历史上著名的“鲁壁藏书”故事,寓意中华古籍元典流传有序,源远流长。随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来到孔子博物馆孔子像前,参加典籍祭孔仪式,向至圣先师敬献鲁壁藏书,以典籍礼敬孔子。
书香奎文 启卷知新
8月10日上午,孔子博物馆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启动仪式在奎文阁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办,孔子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汉酱·匠心传承”公益项目、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支持。
中英对照版《孔子圣迹图》新书发布会顺利召开。该书以孔子博物馆藏清仿《仇十洲画、文徽明书圣迹图》为底本,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希望通过《孔子圣迹图》能让中国文化愈发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
孔府档案(第一批)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成功立项。8月9日下午,孔子博物馆召开孔府档案(第一批)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方案评审论证会,与会专家形成论证意见,一致通过项目实施方案。10日上午,孔子博物馆奎文阁举行了孔府档案(第一批)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启动仪式,项目正式进入实施推进阶段。
晒书大会期间,翁连溪、张玉坤、刘洪金、刘伟、刘禹、韩超、金亮、张艳艳、王志远等藏书家及北京奎文阁文化有限公司向孔子博物馆无偿捐赠藏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耕织图》主题展是本届晒书大会精心策划并特别推出的一个展览,开展仪式在孔子博物馆奎文阁举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走进展厅,沉浸式欣赏和体验展览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10日下午,围绕《耕织图》的整理、研究与出版召开交流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古籍保护专家、藏书家们参与会议,展开研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共同将本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引向深入。
精品临展 特色体验
为彰显中华传统晒书大会的丰富内涵与深厚价值,孔子博物馆精心策划并推出多个临时展览,以“晒经典”“晒文物”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精神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耕织图》主题展
“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以耕织为主的农业生产是我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耕织文化。此展览精选国内外《耕织图》20余种,既有流传于世的内府珍本,也有国外铜版印本孤本,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发行的涉及耕织题材的“新年画”,带给观者独特的体悟。
孔子博物馆受赠文物选展
自2019年开馆以来,孔子博物馆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已接受各类捐赠1.7万件,囊括古籍、档案、书画、拓片、金银器、青铜器、陶瓷器等多个门类。值此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之际,特推出“孔子博物馆受赠文物选展”,共展出藏品23种62件,以此向捐赠者致敬。
展教结合 妙趣横生
当“七夕”遇上“晒书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依托耕织图和孔府旧藏刺绣文物,让耕织与刺绣奇妙融合,绣出农耕风情;讲述七夕美好传说,现场体验巧果制作,共度欢乐时光;一针一线巧成册,亲手制作一本线装书,感受古籍之美......社教老师通过趣味讲解和操作示范,让观众沉浸式学习文化知识,体验传统技艺。
古典雅乐 千年回响
8月10日晚,“书香七夕 古韵新声——孔子博物馆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音乐晚会”在孔子博物馆孔子像南侧广场精彩上演。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现场演绎了《诗经·小雅·鹿鸣》《相和歌》《白头吟》《凤求凰》等13首极具古典特色的雅乐作品,其中部分曲目为首次出演,动态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给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千年、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来源:孔子博物馆